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世界中医药》 > 20171
编号:13621679
马王堆帛书《五十二病方》中药物的先煎与后下之我见(2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7年1月1日 《世界中医药》 20171
     1 含有“先煎药物”的方剂概况与探析

    1.1 第112治方 药物组成:麦秆或者稻秆1 000 g(烧灰),烧酒1000 mL,井水1盆。皂荚1个,大枣14枚,茱萸30 g,花椒30 g。使用方法:先将麦秆或者稻秆烧灰,加水烧开;之后加烧酒和诸药。置于火烬上保持一定温度。利用水蒸汽熏臀部。功能:温经通阳,温脬通尿,消炎止痛。

    此方的先煎药物为麦秆或稻秆,即先将其炮制(烧灰)加水烧开。稻秆,又称稻穰、稻藁、稻草、禾秆,为禾本科植物稻Oryza sativa L.及糯稻Oryza sativa L.var.glutinosa Matsum的茎叶。晋代葛洪的《肘后备急方》中记载了“治毒攻手足肿,疼痛欲断方,以稻穰灰汁渍足”[10]。唐代《本草拾遗》是现存最早将其作为药物收载的本草著作,陈藏器在书中立有“稻穰”的条目,指出“稻穰,主黄病。身作金色,煮汁浸之”[11]。明代兰茂在《滇南本草》单独设立了“稻草”一条,并较全面、系统地论述了稻秆的性味及功能主治等:“稻草,味甘、平,性温。无毒。主治宽中,宽肠胃,下气,温中止泻,消牛、马肉积,宿食,消小儿乳食结滞,肚腹疼痛[12]。”到了明代《本草纲目》,李时珍还对稻秆的不同药用方法作了深入研究与总结归纳:“稻穰气味辛、甘 ......
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,全文长 4645 字符